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1.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家族中抑郁症的发生概率约为正常人群的8~2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约71%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行为障碍的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一级亲属终身患此病的比率在20%~46%范围内。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儿童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子分离或早期剥夺母子联系;父母有精神病;父母虐待或忽视;抑郁症和自杀的家族史;一些慢性躯体疾病。
2.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与生化因素有关。
如果5-羟色胺(5-HT)的功能下降,可能出现抑郁症状,5-HT的功能上升,与躁狂症有关。药理学研究表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或5-HT及其受体功能低下,是抑郁症的病因。
3.早期生活经历的因素
先天易感性的孩子在创伤经历后容易出现促情知觉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患儿的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3倍。一个人早年和童年的不良生活经历,会大大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4.人格缺陷
如被动攻击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病型人格等等。有学者认为,患急性抑郁症的儿童,病前多表现为固执、不听话或消极攻击性;慢性抑郁症表现为病前无能、被动、纠结、依赖、孤独;隐性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前具有强迫和歇斯底里的人格特征。
损害
1、引起异常心理行为。
青少年心理抑郁症患者只能自己忍受,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会陷入烦恼、孤独、恐惧等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目前,一些学生精神抑郁,生活空虚,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冷淡以及说谎、考试作弊、破坏公物、非正常消费等违纪行为如吸烟、酗酒、焦虑易怒、打架斗殴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2.社会适应能力减弱。
青春期心理抑郁给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有时会超过身体上的心理疾病,甚至影响一生。青少年一般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病情。在逐渐形成封闭、内向、孤僻的性格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减弱,这无疑会给青少年未来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3.精神残疾甚至自杀。
青少年本身没有太大的抵抗力,心理和大脑都没有发育完全。长期的压抑、孤独、抑郁等不良状态会越来越刺激受伤的大脑神经,最终导致精神残疾。另外,青少年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弱,忧郁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自杀,从现在中学生频繁自杀就可以看出来。
调整法
1.青春期抑郁症的孩子每次出现错误的想法,都要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写一个比较实际的答案,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错误想法,多角度分析问题。
2.家长要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承认自己有青春期抑郁症,多关心孩子,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孩子消除焦虑,增强孩子的信心,树立理想。
3.多接受阳光和运动,对抑郁症患者有很好的效果;多做运动,可以让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太阳中的紫外线或多或少能改善一个人的情绪。
4.规律稳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悦,不要陷入自己想象的心理漩涡,尽量学会外向,多和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