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OCD)是强迫性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的简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以一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其基本特征。
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强迫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痛苦的结果,比如无休止地洗手、洗澡、擦地等;强迫式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患者在做某一行为时必须按照一套固定的先后次序,并重复做这一系列动作,如果出错或中间被打断,又要重新开始,直到满意为止。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一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嗜好计数,查看一栋楼有多少层,一段台阶有多少级,一条路上有多少根电线杆,一间房屋有多少块地砖,而且计数过程不允许被打断,否则务必要从头再来。
强迫症患者反复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总是怀疑门窗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关好,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进行反复检查。
指的是情绪方面的强迫,比如,寝室里丢失了一块香皂,患者因为担心失主怀疑自已,所以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十多年后还写信询问失主是否找到香皂,反复声明此事与自己无关,并且列举若干证人证言,自知没必要,却不能忘怀。
强迫症患者总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实际存在的自然现象进行反复思索,追根溯源,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无法控制自己,不能摆脱。这种症状类似于钻牛角尖,患者会在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冥思苦想,纠缠其中不能脱身。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可以看到,如想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这是典型的强迫性穷思极虑的症状,患者的思维就像被强迫拉上了一辆没有终点的永不停歇的列车,最终身心俱疲。
即对自己经历过或做过的某些事以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不自觉地反复回忆,并进行联想。常见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歌曲的症状就是强迫回忆。
强迫症患者总是反复出现某种强烈的内心冲动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尽管患者本身明知那是荒谬的想法,自己也不会去做,但是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如抱着孩子出门,出现将小孩抛弃的意向;如站在桥上或坐火车时,有跳下去的冲动;或有骂粗话、喊反动口号的冲动等。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强迫症产生主要与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有关。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据某研究数据,有近一半的强迫症患者的病前个性属强迫型人格。
①胆小怕事,缺乏决断力,犹豫不决,类似轻微的强迫症。
②性格固执、易激动、脾气坏,做事缺乏决断力。
强迫症治疗的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治疗早期尤其是较重的强迫症强调药物迅速有效地控制不适症状,这是建立患者信任和治疗延续的关键。如果不能在8周内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症状谈什么“森田疗法”“弗洛伊德”都是枉然。
巩固期的专业心理治疗从效果上来讲要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复发率远远低于单用药物治疗,但最好还是进行药物加心理综合治疗。强迫症联合药物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CBT治疗)对约70 %的强迫症患者有效。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决定行为,可以通过正确认知可减轻强迫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等。思维阻断法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暴露反应预防则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适合逐级暴露,循序渐进的暴露于引发焦虑的情景中,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步来。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强迫症就要酌情进行药物治疗。虽然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有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造成强迫症发病的重要原因。脑内五羟色胺5-HT不足、多巴胺DA升高、谷氨酸升高和σ-1受体功能不足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因素。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用抗抑郁药,抗抑郁剂抗强迫治疗可以作用于这些神经递质,使脑内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强迫症状。有效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包括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这类药物的药理特点是增加脑内中枢神经系统的5-HT的浓度,从而抗强迫、抗抑郁、抗焦虑。
- 上一篇:强迫的治疗方式方法?山东济南神安医院
- 下一篇:为什么会出现强迫症?